本周,科技硬件领域迎来了多项突破,从显卡性能的新高峰到国产内存与处理器的崛起,正重塑行业格局。以下资讯深入探讨了这些进展及其对市场的影响。
代号“Strix Halo”的APU内置锐龙AI MAX PRO 390处理器的Radeon 8060S核心显卡,在3DMark测试中取得12516分,接近甚至超越了RTX 4060系列显卡的成绩。然而,由于3DMark分数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,且目前仅有单一样本数据,Radeon 8060S的真实性能还需更多测试和用户反馈来验证。UL官方BenchMarks显示,RTX 4060桌面和移动版平均得分为10620和10441分,提供更客观的对比参考。
中国成功投产DDR5 DRAM芯片,预计其全球市场份额将迅速攀升至15%,引发市场变局。慧荣科技总经理苟嘉章预计,CMXT明年将大规模出货LPDDR5和提升DDR5产量。三星、SK海力士和美光承认市场不确定性增加,CMXT的晶圆产量计划在2024年达到每月20万块。
中国厂商以价格优势挑战现有格局,DDR4内存已提供50%折扣,迫使其他厂商减产。为应对这一变化,三星和SK海力士开始减少非AI DRAM生产,转向HBM内存。
NVIDIA RTX 5090的GB202 GPU核心首次曝光,内核面积达744平方毫米,成为历史上第二大的游戏GPU芯片,仅次于Turing架构的TU102(754平方毫米)。GB202搭载了32GB三星显存,等效频率28GHz,通过512-bit位宽提供1792GB/s总带宽。
RTX 5080和RTX 5070 Ti将采用次一级的GB203芯片,而RTX 5070、RTX 5060 Ti及RTX 5060则分别使用GB205和GB206芯片。现有的AD102核心面积略超600平方毫米,相对紧凑。这标志着NVIDIA在追求高性能的同时注重效率。
龙芯中科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透露,下一代桌面级芯片3B6600正在开发中,旨在将单核性能推向全球顶尖水平。这款8核芯片基于全新升级的LA864架构,相比前代LA664架构性能提升约30%,主频设定为2.5GHz,并可通过单核睿频技术提升至3.0GHz。
测试显示,3B6600的单核和多核性能可比肩Intel 12代和13代酷睿中高端产品,包括i5和i7系列。此外,它还集成了LG200 GPGPU图形计算核心,支持DDR5内存、PCIe 4.0总线及HDMI 2.1输出,增强了综合性能。预计3B6600将在明年上半年完成流片并交付,这一进展为国产芯片注入新活力,引发市场期待。
英伟达推出了中端平台GB200 NLV4,专为现代数据中心设计,配备两颗基于Arm架构的Grace CPU(每颗72核心)和四个Blackwell GPU,适用于AI和高性能计算。该平台提供最多1.3 TB联合内存,功耗约6kW,相比早期系统如DGX-1或HGX-1减少了近一半。
展望未来,英伟达计划在2025年3月的GTC大会上推出下一代GB300 AI服务器平台。新平台将搭载B300 AI GPU,功率高达1400W,FP4性能是当前B200的1.5倍,并采用288GB HBM3E内存(12层堆叠)。光模块速度从800G提升至1.6T,组件和网络卡也进行了全面升级。
分析师预计,GB300的豪华配置将显著增加成本,包括BBU模块的大规模生产价格约为300美元,整个GB300 AI服务器的BBU总价可能达到1500美元。超电容器的生产成本预计在20到25美元之间,GB300 NVL72服务器机柜需要超过300个超电容器。
如有任何问题、反馈或合作意向,请直接点击下方按钮。我们期待与您建立联系,共创美好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