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周资讯速览:国产模型崛起,AI芯片革新

间隙填充
正睿科技  发布时间:2025-01-10 11:59:05  浏览数:65

本周,科技行业迎来了一系列重磅新闻,涵盖AI芯片、大模型、PC市场变革以及国产芯片发展等多个领域。英伟达、联发科等巨头在CES 2025上展示了多项突破性技术,而中国团队在AI大模型领域的表现也引发了全球关注。

中国大模型DeepSeek-V3惊艳全球,训练成本仅600万美元

BB1rbFTQ.png

中国团队推出的DeepSeek-V3大模型凭借671B参数和每秒60 token的吞吐量,在多项基准测试中表现优异,尤其在数学和代码领域超越了GPT-4o和Claude 3.5 Sonnet。该模型仅花费557.6万美元,使用2048块GPU训练2个月,展现了极高的资源利用效率。DeepSeek-V3的开源策略进一步推动了AI技术的普及,标志着中国在AI领域的快速崛起。



黄仁勋:英伟达AI芯片已超越摩尔定律

BB1r9PWR.jpg

在CES 2025上,英伟达CEO黄仁勋宣布其AI芯片性能提升远超摩尔定律的预测。英伟达通过架构、芯片、系统和算法的全面创新,实现了AI推理性能的30倍提升。黄仁勋还提出了“超摩尔定律”概念,强调AI计算性能的指数级增长将推动行业变革。英伟达的Blackwell架构芯片GB200 NVL72更是以1.4 exaflops的算力成为全球最快的AI芯片。



英伟达与联发科联手打造AI PC芯片,2025年下半年量产


英伟达与联发科合作开发的AI PC芯片基于3nm制程,集成了英伟达GPU,预计2025年下半年量产。该芯片将支持AI大模型的运行和优化,目标市场包括联想、戴尔、惠普等PC巨头。这一合作标志着AI技术向个人计算领域的进一步渗透,有望重塑PC市场格局。



国产芯片发展趋势报告发布,信创硬件生态加速完善


BB1r8GfO.jpg

赛迪网发布的《2024-2026年中国信创硬件产业发展建议报告》指出,国产CPU在性能、生态和应用场景上取得显著进展。海光、鲲鹏、龙芯等国产CPU厂商在x86、ARM和自主指令集领域各具优势,未来将向低采购成本和低迁移成本方向发展,推动信创产业从“可用”向“好用”升级。



黄仁勋CES 2025演讲:发布RTX 50系列显卡与AI超级计算机


BB1r8GZk.jpg

黄仁勋在CES 2025上发布了基于Blackwell架构的RTX 50系列显卡,其中RTX 5090性能是RTX 4090的两倍,售价1999美元。此外,英伟达还推出了全球最小的个人AI超级计算机Project DIGITS,搭载GB10超级芯片,支持高达1千万亿次的AI计算性能,为开发者提供了强大的本地AI开发工具。



AMD RX 9070 XT显卡海外抢先上架,1月底开启预购


AMD的新款显卡RX 9070 XT在海外市场率先上架,预计1月底开启预购。该显卡主打高性能与能效比,目标用户为游戏玩家和专业创作者,进一步加剧了GPU市场的竞争。



芝奇推出全球首款DDR5-10600内存,24GBx2套装烧机测试通过

BB1r7TOf.jpg

芝奇发布了全球首款DDR5-10600内存,24GBx2套装在烧机测试中表现稳定。这款内存的高带宽和低延迟特性,将为高性能计算和游戏提供更强支持,标志着内存技术的新突破。



AMD锐龙X3D处理器3D缓存未翻倍,收益有限


AMD的锐龙X3D处理器虽然采用了3D缓存技术,但缓存容量并未翻倍,导致性能提升有限。这一设计选择引发了市场对AMD未来产品策略的讨论,尤其是在面对英伟达和英特尔竞争时的技术路线。



本周的科技新闻展现了AI、芯片和计算技术的快速演进,英伟达、AMD、联发科等巨头的动作尤为引人注目。与此同时,中国在AI大模型领域的突破也为全球科技竞争增添了新的变数。未来,随着AI技术的普及和硬件性能的提升,科技行业将迎来更多创新与变革。


如有任何问题、反馈或合作意向,请直接点击下方按钮。我们期待与您建立联系,共创美好未来。

      联系我们


相关资讯

一周资讯速览:AI大模型、机器人技术、星地通信与数字科技新突破

    2025年伊始,科技领域迎来开门红,多项创新成果为新年注入强劲动力。从AI大模型的算力优化到机器人技术的全球引领,从星地激光通信的超高速传输到数字科技的深度赋能,每一项突破都展现了科技的前沿力量...

2025-01-03

一周资讯速览:国产内存与处理器的崛起,新GPU性能突破

科技硬件领域迎来了多项突破,从显卡性能的新高峰到国产内存与处理器的崛起,正重塑行业格局。以下资讯深入探讨了这些进展及其对市场的影响。……

2024-12-27